【基孔肯雅熱】提高警覺守護家庭健康:掌握蚊媒防治趨勢,打造安心生活環境

【基孔肯雅熱】提高警覺守護家庭健康
面對2025年基孔肯雅熱於粵港澳地區快速蔓延——7月底佛山累計已超過7,000宗確診,香港也錄得首宗輸入個案,港人外遊、高溫多雨與白紋伊蚊廣泛分布,令社區面臨潛在傳播危機。你與家人是否做好了防蚊、防疫準備?襲來的公共衛生挑戰,絕不容小覷!

基孔肯雅熱簡介及感染現況

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伊蚊(如白紋伊蚊、埃及伊蚊)傳播的病毒性疾病,潛伏期約2至12天,症狀包括突發高燒、劇烈關節痛、肌肉痛、頭痛、倦怠及皮疹,部分患者可有長期關節疼痛或其他併發症。雖然死亡率低,但長者、嬰兒及慢性病患者須特別當心。
  • 2025年7-8月,佛山地區疫情高峰,香港已出現來自該地的輸入個案。
  • 本港常見白紋伊蚊是主要傳播媒介,社區一旦出現二次傳播,後果難以估量。
  • 目前無特效藥物與疫苗,治療方式僅能紓緩症狀。
疾病只會經由帶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傳染,並非人傳人。市民無需恐慌,但務必落實防蚊滅蚊措施,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。

認識蚊媒習性及社區防治盲點

伊蚊主要在白天活躍,清晨與黃昏叮咬高峰。牠們偏好在低樓層住宅、花園及近郊積水、雜草區域產卵。氣候炎熱、多雨會加劇蚊患蔓延。根據衛生專家與政府數據:
  • 積水容器(廢棄花盆、水桶、盆栽底盤、沙井等)為社區主要蚊蟲孳生熱點。
  • 新界、離島及地盤、學校、公園等地呈現高密度白紋伊蚊分布。
  • 港人夏季外遊、社區聚會頻繁,如防護不到位,社區爆發危機將大增。
食環署、業界及多個管理團體正全面加強滅蚊行動,社區居民及物業管理者亦需要參與日常環境管理,配合專業防治。

實用防蚊防疫措施與專業建議

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核心是主動防蚊、清除孳生源和家居消毒。你可以這樣做:
  • 穿著淺色、長袖衣物,降低皮膚暴露機會。
  • 於外露皮膚及衣物塗抹含DEET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。
  • 定期檢查並清理家中和社區環境的積水源,例如:花盆底碟、冷氣滴水盤、排水渠。
  • 在門窗加裝紗網、使用蚊帳等物理性防禦措施。
  • 加強家庭及公共空間的定期專業空氣消毒與滅蚊處理,阻隔蚊蟲與病毒。

防治升級:善用專業服務守護家庭與社區

單靠個人措施難以徹底杜絕蚊患,你更需要專業人員協助,進行全方位環境檢查、針對性滅蚊、長效防護塗層及空氣消毒處理。 立即預約防蚊滅蚊服務

洞察未來:參與社區行動,齊心防疫

隨氣候變遷與人口流動頻繁,基孔肯雅熱等蚊媒病毒有機會在本地擴散。單一家庭防護已非萬全之計,社區物業管理層、學校與公眾設施必須攜手合作,共同制定常態化防蚊消毒計畫。積極參與地區健康宣傳、滅蚊週及環境巡查,是你守護全家與鄰里的最佳行動。

立即行動!定期聯絡專業團隊,為你的家園注入多重防線——你的一次預約,就是全社區健康的關鍵一步!